|
本帖最后由 linweihong 于 2018-11-23 12:00 编辑
11月,广东天气渐渐也凉快起来,酿酒也开始频密了。上周使用了新设备做了一桶酒,分享一下这款机器的使用情况给大家借鉴一下。相信不小新进的酿友对选购酿酒设备是比较困扰的,如果理解了酿啤酒的整个过程及原理,再根据自己实际状况就相对好做出选择。
首先,新机器当然要清洗一下,但凡麦汁要流过的地方都要用开水过滤好几遍。所以直接煮沸10L左右的水,接上泵让开水循环起来冲洗所有配件。
清洗结束,得把清洗的水全部倒出来,一般通过机器的龙头是不能把里边的水全部排出的,需要人力把机器倒过来,机器不是太重,这个比较好解决。
开始加入糖化水,先把内桶(麦芽桶)提出来,这样就可以通过水尺刻度清晰的看到添加了多小升的糖化水了。
糖化水一般添加量就是麦芽重量的3-4倍,今天配方是4.5公斤的麦芽,使用了15L的糖化水。
接着是糖化步骤的设置。今天我只设置了2步出糖,60℃糖化40分钟,再升温到70℃糖化20分钟,希望是干爽点的酒体。
对于分步出糖来讲,一体机相对土炮优势就很明显了,非常好操作。
但有个问题必须要重视的,就是机器在糖化过程中是否能确保糖化温度的准确性,所以选购机器必有温度校正的功能。
确保糖化温度准确性还得考虑机器的构造原理,因为不管是底盘加热还是加热管加热都只是局部加热,让麦汁流动起来才好确保全部麦汁都是统一的温度。
否则有可能底盘附近麦汁的温度与顶部麦汁的温度相差5度都有可能。
放入内桶投料,投料后,打开泵冲洗一下麦糟使其表面整洁一些。
轻轻的放入分流盘。(这个分流盘比较好用,可以让麦汁在表面均匀下渗到麦床)
然后盖上玻璃盖等待糖化结束。上边第二张图就可以明显看到部分麦汁通过溢流管回流到锅底。第三张图可以看到糖化后期,麦汁已经变得非常清澈了。
糖化结束安装内桶提手,直接上提内桶让里边的麦汁自然流出,然后再倒入洗糟水进行洗糟,等洗糟完提走内桶就可以了。(洗糟的过程就可以进行加热煮沸了)。
煮沸结束,我习惯用冷却盘管进行冷却。但冷水端我没有直接链接到水龙头,而是链接到一个小水泵,小水泵再放进装冷却水的水桶里。
一般在广东利用自来水冷却的话从100℃度下降到40℃是比较快的,但从40℃下降到可投酵母温度需要更低温度的冷却水。
这时我会直接把冰投进装冷却水的水桶里。
等麦汁温度下降到26度以下就可以慢慢打开龙头导出麦汁了,这是可以看到麦汁是比较清澈的。
可以让麦汁溅起泡沫充氧(这时候已经不用担心麦汁氧化的问题了)。
导出所有麦汁就用海绵轻轻的擦洗锅底。(这次我没有使用酒花笼,所有看到比较多的啤酒花残渣)
结束,欢迎大家指教交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