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超级大笨鸟 于 2017-11-10 19:19 编辑
论坛上看到澳洲一公司的pet透明发酵锥罐,用带两个ball-lock接口的压力盖能带压发酵,一发二发合并,排完酵母后啤酒入keg。下面的收集罐也能用来干投酒花。如果有大冰柜,这个罐子接上酒头就当keg用。
麦汁连回旋沉淀都省了,统统倒进去,用收集罐把沉淀排出。
定了一个,估计十月中到货,到了接着更。
=====试用报告=====
在ebay选了一个好评多的美国家酿用品店下单。含压力套件和罐1000多,但是运费和税全都上去了。改选基本套件,包含罐体,铁架,收集罐和灌瓶管,约760人民币。压力套件从美国亚马逊单买,找机会人肉背回来。
第二天发货。美国境内走的FedEx,从宾夕法尼亚发货到eBay在肯塔基的货运中心,换DHL国际,中转香港。
国庆当天到北京。海关清关清了12天,下单预付了120多人民币15%的关税,由DHL代办,通过微信在DHL注册清关信息上传资料即可。
一早上班DHL市内快递电话通知送货。拿到一看,这么大箱子,估计店主标错了运费,在线购买时预付的,才80多人民币。我的心替店主在滴血。再重新查看eBay,店主及时止损,把到中国的运费改成了690。
拆箱的罐体,成年人胳膊能从上面的开口伸进去,方便清洗顽固污渍。小臂粗的酿酒狗估计有些困难。
PET材质的罐体比较娇嫩,平时搬运清洗的时候要小心,还不耐高温(35摄氏度)和低温(零下3度)。好处是罐体光洁,不像HDPE的塑料罐容易吸收气味。在主发酵期透过透明的罐体欣赏酵母上下翻滚冒泡还是很有乐趣的。
罐体可以承受2.4BAR的压力,配合压力套件(还没到货)可以进行带压发酵
随罐体配的不锈钢架,比起另外一款锥罐铁架单卖几十刀的厚道多了
三件式水封、普通水封盖、锥罐底的蝶形阀、渣滓/酵母收集罐、宝塔罐装管。蝶形阀的开口有点小,如果渣滓/酒花/酵母多了估计还要找棍子捣捣才能进到收集罐。
全装配好贴上随箱带的水位标志和温度计贴纸。发现高度很高,放不进发酵冰箱了,看来夏天还要用回老的发酵罐
=====自然冷却方法试验====
澳洲由于炎热干旱,地表水少且温度高,用自来水冷却麦汁成本高耗时长,甚至不可能降到20摄氏度。当地人家酿很多采用『no chill』法,麦汁熬煮完后导入到一个耐高温高强度的塑料桶(多数是HDPE材质),让高温麦汁给桶消毒。密封后自然冷却到发酵温度(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然后再投放酵母。好处是:
1.省时
2.省水
3.省设备
10月14日
新的发酵罐到了,正好可以试验一下自然冷却法。为了便于对照,做一批和上次一样的IPA用于对比(也看看酒花投放次序的相应改变效果如何)
磨麦-糖化-熬煮这些都没变化。
由于麦汁煮沸60分钟后不再用盘管等手段快速冷却,而是直接导入耐高温可密封的桶中自然冷却,酒花相当于多熬煮了20分钟。所以酒花的投放时间由原来配方的45分钟/30分钟/0分钟调整为25分钟/10分钟/FWH。
没有最懒,只有更懒,连回旋沉淀也省了,提前放入鹿角菜煮15分钟,麦汁统统倒进冷却桶里面。
糖化的时候顺便开始用麦精煮沸冷却做酵母扩培,化开冰冻了两个月的酵母泥,倒进煮沸冷却后的麦精溶液。12小时后投放。下次在熬煮完麦汁后顺便接出来一升麦汁冷却到合适温度直接投酵母扩培。
从开始晚上7点磨麦到洗涮完毕,只用了4小时。以前到了这一步已经比较疲劳了。还要耗几十分钟给麦汁冷却,提前制备冷水冰弹,再清洗盘管。抱着发酵桶狂摇,再投放酵母。
现在只用直接用PBW把熬煮桶泡上,等第二天早上再冲冲就行了。
喝一杯,睡觉去
10月15日
现在北京室外温度晚上已经10度以下,晚上11点放到阳台,到早上9点已经降到了22度,好爽。
睡了一觉,吃完早饭,元气满满开始入发酵罐,早晨10点按计划投酵母。
10月16日
因为扩培酵母时间只有12个小时,估计要等到半夜才能开始冒泡。果然早上6点多已经开始气泡出现。
到了晚上主发酵高潮开始,PET透明材质的优点材质体现出来了,能看到罐里的酵母团和渣滓颗粒迅速的上下盘旋。
不出所料,收集罐口有点堵塞,只有1/3的容积沉淀了渣滓。找了根棍子消毒后打开发酵罐进去捅了捅,通顺了,渣滓沉淀进去又被酵母团冲刷出来。搬凳子坐在发酵罐边上呆呆的看了15分钟酵母上演的疯狂舞蹈。
10月18日
一发第四天,发酵依然剧烈。收集罐已经存了将近1/3的沉淀物,通过摄像头看不太清,底层估计是渣滓,再往上是聚成团的酵母。这些聚成团的酵母产生二氧化碳细泡,直到浮力足够,从瓶底快速升起。
有的团块撞到弯曲的瓶壁炸开,然后像烟花一样散开飞舞,慢慢沉下。
有的团块通过收集罐口上升到发酵罐,一直浮到液面,带动整个发酵罐里面的液体涌动循环,着实好看。
10月19日
一发第五天,水封大约2秒冒一次泡。罐内发酵烈度有所减缓,酵母懒洋洋的上下循环着,收集罐攒了1/2的沉淀物。为了尽量减少氧化,计划周日排掉一收集罐酵母,顺便把酒花干投了
10月21日
一发第七天,高泡消失了,收集罐装满了沉淀物。关掉蝶形阀,倒掉一满罐渣滓和沉降的酵母。
10月22日
一发第八天,发酵基本结束了。再倒掉一罐沉降的酵母。
干投西楚酒花颗粒,没用过滤袋。在熬煮阶段加入过鹿角菜帮助麦汁澄清,想看看对酒花的沉降性改善效果。如果不好的话,计划周末晚上把发酵罐搬到阳台做个cold crash。
cheers
[url=]附件[/url]
10月27日
一发第十三天,干投酒花第五天。酒液已经很清亮了,大部分酒花都沉到了发酵罐里面,表面还星星点点漂浮了一些酒花碎末。为了省事,找个可乐瓶盖挖空,蒙着一个泡茶袋塞到灌装管里面用来过滤。
换下收集罐,装上灌装管。先测个FG,1.013/3.3P,OG是1.052/13P,酒精度5.2vol%。不错,符合配方指标。
接着尝尝味道,看看有没有发酸(染菌/野酵母)和可怕的煮玉米味(DMS/二甲基硫醚)。酒液入喉感觉不错,麦香回甘,酒体厚重,包裹着酒花香气,苦味略弱。不客观的说,比上一批次快速冷却的还要好喝。干了这杯乏啤酒!
往发酵罐里面倒进去一百多克二发糖,用勺子轻轻搅拌,尽量避免氧化。静置半小时后装瓶进行糖发。整个灌瓶过程中,清理了过滤网两次,有很少量的酒花渣,看来下次不过滤也没问题。
10月31日
糖发第四天。冰上一瓶打开尝尝,泡沫极多,酒花苦味强了起来,好喝。
结论
- 该配方用自然冷却法很成功,做好消毒密封工作就行。
- 一体发酵罐非常给力,从一发、排酵母/渣滓、干投酒花到灌瓶轻松极了,不用来回倒桶虹吸,懒人最爱,也相应减少了氧化染菌可能性。
- 收集罐收集酵母泥,拧上盖子放到冰箱里冷藏就行了。
- 两种工艺联合起来的得酒率很高: 糖化用水25L,洗糟水5L,共计30升;熬煮蒸发2升,麦芽吸收4升,入罐麦汁24升;倒入酵母扩培液加1升,排酵母和沉淀减1.2升,取样测量减0.5毫升,发酵过程消耗0.3升;最后装瓶23升。
糖发14天。忍不住把酒喝了一半了,我也很绝望啊怎么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